深夜,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执法一处值班室灯火通明,巨大的投影幕布上,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超能力生产智能分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一一显示出来......画面的切换显示着现场工作的严谨和郑重。
某矿用电监测曲线闪过,监察员陈凤胜眼前一亮,旋即眉头渐渐皱起。“这个主井用电监测不对劲”,陈凤胜指着屏幕上一条波动的曲线对同事说,“该矿申报的检修期为10天,但你看用电量,夜间有规律性波动,这不符合检修期用电特征,即使有检修清理的煤渣,也不可能主井提升机能够每天运行12个小时”。这条不起眼的用电曲线,揭开了一场利用远程用电分析技术查处煤矿超能力生产的精彩较量。
数据异常:揭开冰山一角
事情始于一周前,辖区一煤矿申报停产检修,河北局监察员通过超能力生产智能分析系统发现,主井提升机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由正常生产时的9.7%提高到13%以上。
“煤矿停产检修期间,用电一般集中在白天,这种夜间规律性用电高峰极不寻常。”陈凤胜凭着多年监察经验判断。
监察执法一处调取了该矿近三个月的用电数据,通过系统内置的用电特征分析模型发现多个疑点:该矿检修期间用电特征与生产期间高度相似、单位时间用电量与申报产量明显不匹配......
处长许杰在案情分析会上分析:“前几个月的技术改造影响了该矿前期产量指标,有‘赶产量’的可能,其又是突出矿井,这样极易引发瓦斯超限乃至突出事故!”
科技破局:智能分析锁定证据
为验证猜测,监察执法一处启动多专业协同分析计划。
一是用电负荷分解技术。通过智能分析将煤矿总用电负荷分解为提升、通风、排水、运输等不同生产环节,发现该矿在申报停产期间,提升和运输系统的用电量仍保持活跃状态。
二是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深度解析入井人员安排。将检修期间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数据与该矿正常生产时进行横向对比,发现其采煤工作面用电量基本与平时持平,间接证明了煤矿检修期间安排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的现状。
三是视频监控发挥“千里眼”功能。主井监控视频显示:提升机运转期间,基本满负荷运行,当月前20天已经完成产量任务;采煤工作面采煤机运转热火朝天,证实了出坑的原煤不是煤仓或清理煤渣。
收网时刻:虚实结合的智慧执法
鉴于案件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监察执法一处制定了虚实结合的执法方案。
表面上,按计划组织全省煤矿治本攻坚重点监察,该煤矿只是其中普通一站。暗地里,一组监察人员早已通过远程监察系统锁定了可疑生产区域和作业时段。
检查当日,监察人员拿出远程监察用电分析报告,指出具体时段的具体异常数据,矿方负责人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请解释一下,在申报停产检修的5月20日至31日期间,为什么每晚11点到凌晨3点会出现规律性负荷高峰?”
“系统显示5月份你们的主井提升机用电量同比增加30%,而申报产量却下降了15%,这如何解释?”
“你矿已做到矸石充填不升井,你看看视频显示,如此长时间满负荷的运输,又怎么能自圆其说?”
在完整的电子证据链和切中要害的发问面前,矿长承认超能力生产的违法事实。
经查,该煤矿为完成经济指标,3、4、5三个月月均超产达30%以上。监察执法一处依法责令该矿立即停产整顿。
执法新篇:科技赋能安全监察
此案的成功查处,展现了超能力生产智能分析系统用电分析技术在煤矿安全监察中的强大威力。
“《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印发以来,对煤矿的执法频次整体下降,监察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着力提升执法检查精度、深度、有效度’,把功夫用在了平时,通过远程数据分析,做到执法有的放矢。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给监察执法带来了强大的生产力。”处长许杰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