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监察执法一处 作者:陈凤胜 日期:2025-09-30 11:57:37
【字号:

五集中”执法模式实现“查得准、判得公、罚得服”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监察执法一处煤矿安全监察纪实

“本次执法我负责采掘部署、顶板管理、工作面设计、生产作业计划及‘三量’管理,具体检查了采掘工程平面图、生产作业计划......矿井生产系统分为6个采区,现有2个采面主要开采4#、6#煤,掘进部署为5个掘进工作面、具体情况分别为......本次检查发现重点问题隐患是矿井回采煤量可采期不足4个月,未主动采取限产措施......存在的风险及建议有......”监察员马龙在执法汇报会上铿锵有力地向大家展示本次执法检查及隐患查处情况等。

这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监察执法一处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强化监察执法“五集中”的实施细则》、落实“集中现场讨论问题隐患”环节中汇报检查情况的一隅。该细则是监察执法一处细化落实《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严格规范矿山领域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的通知》精神而集中商定,旨在集中调配骨干监察力量、提高监察执法质效。

第一步:精准制导——方案审定“有的放矢”

执法未动,方案先行。在前一天的监察预备会上,煤矿联系员汇报矿井基本情况、重大安全风险研判情况、今年以来的执法情况等,执法组长李志波结合近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部署和近期全国矿山事故教训,梳理监察重点,对每个监察员专业和下井地点进行分工、工作内容进行要求,目标是让每个人职责清晰,做到“一人一责、一面一策”。

对照预备会分工,各监察员针对性开展预备工作,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风险预警平台、安全监控系统、矿山信息管理平台等系统进行远程执法预热。

“这里有疑点,备采工作面两巷外部均有巷修点,不是2个月前这里封闭了吗?”监察员马龙接到任务后查看远程执法系统有了新发现。

“最近矿联系员总是汇报顶板压力大,我认为是修修补补呢,有2个巷修队在这施工,看这是上月末的计划报表,巷修计划180m,这个工程量不小,几乎相当于一个综掘队一个月的进度了。”联系该煤矿的李想印证了马龙的猜想......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让“三量”可采期不足的问题浮出水面,成为本次监察的重点核查方向,为后续行动划定了清晰航线。

第二步:双线取证——现场检查“穿透虚实”

方案落地,证据为王。现场检查阶段,监察员严格执行“四不两直”,兵分两路,双线并行收集证据。

一路监察员直插井下关键区域。王楠、刘猛到达密闭的备采工作面后,立即使用执法记录仪记录密闭外巷道变形现状,并现场询问巷道变形及整修情况。另一路,马龙在地面技术科收集备采工作面密闭前巷道整修记录、图纸等资料。“整修如此频繁,已经密闭2个月,我初步判断它已不具备安全回采条件。”马龙第一时间收集了相关台账、图纸,确保所有信息真实可追溯,为后续判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步:集体会诊——问题讨论“去伪存真”

现场发现的问题是否准确?隐患判定是否恰当?集中讨论会成了“去伪存真”的关键一环。

会上,每位监察员对照分工,全面汇报检查情况。当马龙、王楠分别汇报了“三量”可采期现场核查情况后,处长许杰一针见血:“这些还不能作出最终结论,必须拿到实据!”为此,监察组立即要求矿方上级公司安排救护队启封密闭。经实地查证,巷道果然变形严重,需重新掘进才可回采。这一操作,彻底坐实了隐患,避免了“纸上谈兵”可能导致的执法偏差。

第四步:依法量裁——处理意见“精准施策”

证据确凿后,如何处罚才能既合法合规又切中要害?集中研究处理意见环节确保了执法的公正与精准。

马龙出示了图纸、视频等完整证据链,并援引《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相关条款,提出了停产整顿的建议。与会人员逐一核证、充分辩论,最终一致通过处理意见。“这个过程杜绝了‘一刀切’,让每一项执法措施都于法有据、精准施策,经得起法律和事实的检验。”一位参与讨论的监察员表示。

第五步:规范收官——文书制作“铁证如山”

执法文书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最直接体现,必须严谨无误。监察员严格按法定格式,精准描述检查情况、隐患问题及整改要求,确保证据与隐患一一对应、法律条款引用无偏差。李志波逐页审查后,才将文书交由矿方负责人签字。

“这种执法模式既严格又规范,证据链环环相扣,我们心服口服。”该矿矿长在签收文书后坦言,“之前忽视或心存侥幸的问题被点得明明白白,整改起来反而方向更清晰了。”

处长许杰表示:“‘五集中’是规范我们监察员的准绳,为矿山监察执法活动划定了清晰的权责边界,现在我处通过细则细化集人所长,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放大了执法的成效,用精准执法守牢煤矿安全生产的底线。”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

网站标识码:bm34010001    冀ICP备07502531号-3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1568号

联系电话:(0311)872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