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监察执法二处在某矿井下检查时,发现该矿轨道进风大巷的风速较大,此问题引发了监察员的关注。
“你矿轨道进风大巷的风速不小,是否存在超标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乘坐猴车上井,工人们很容易感冒,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调整通风系统呢?”监察员提出了疑问。
面对监察员的询问,该矿负责人解释道:“我们实测风速接近6m/s,并未超过规程规定。确实有不少职工反映上井时风太大,特别是冬季,工人一个班下来,上井时往往被寒风穿透。但我们只有这一个进风巷,所以调整通风系统存在一定困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监察执法二处通风专业组监察员立即行动,对照矿井通风系统图,细致核查巷道风量,精确验算风速,并全面排查通风设施。经过多轮研判和热烈讨论,向矿方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你们矿采用的是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大巷为‘一进三回’布局。可以考虑将皮带巷改为进风巷,并打通一联巷的风门,实现‘两进两回’。这样调整后,轨道进风大巷的风速可降到3.5m/s左右。”
该矿迅速行动,顺利完成了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工作。矿井负责人对此表示高度赞赏:“系统调整后,轨道进风巷风速下降40%,不仅显著改善井下工人劳动作业环境,而且矿井有效风量增加530m3/min,通风系统更加稳定可靠。这真是帮我们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通风难题!”
此次通风系统的成功调整,不仅体现了监察执法二处精准施策、服务企业的工作理念,也为矿井本质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实现执法服务与安全生产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