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矿山安监局河北局非煤矿山安全监察处在对露天矿山抽查检查中,积极运用“空地协同”监察新模式,通过无人机高空精细化巡查,精准识别多条重大事故隐患,河北矿山安全监察迈入立体化、智能化阶段。
一、制度筑基让科技监察有章可循
为破解复杂地形下传统地面巡查效率低、盲区多的难题,河北局按照国家矿山安监局“科技兴安”部署,探索拟定《无人机飞行监察工作规定》,科学界定监察职责,精密规范“任务规划-空域协同-飞行执行-数据分析”全流程,创新实施“一矿一策”重大安全风险研判,编制飞行监察方案。同时与民航等空域管理部门沟通,确保空域使用合法合规、飞行作业安全顺畅,为监察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与技术保障,不仅是监察工具升级,更是监察流程的重构。
二、“空地协同”让隐患无所遁形
在露天矿山现场,搭载高清变焦相机的无人机升空作业。通过影像分析,精准捕捉一处长达60米矿方未曾发现的边坡纵向裂缝,及时判定为滑坡重大风险点。采用智能摆动倾斜航测技术,基于航测数据构建矿山三维实景模型,在高性能计算机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借助专业软件定量核查关键参数,快速曝光局部台阶坡面角超过设计要求、安全平台宽度不足和运输道路坡度超设计10%等隐患,后续均得到一一验证。“过去靠人工测量,不仅费时费力,证据也不好固定,如今被空间数据转化为铁证”,现场监察员指着三维模型说明。
三、单次行动实现“多点突破”
此次飞行监察仅用传统巡查1/3时间,完成全域地形扫描。隐患发现率提升200%,首次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4项重大隐患均为量化证据,10余项一般隐患同步建档,监察效能跃升显著。矿方测量人员感慨:“无人机一小时获取的数据,相当于我们攀爬整天的成果。”
河北局下一步将融合AI识别算法和多云台传感器协同作业,与优势三方机构沟通协作,稳步落实全国矿山安全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矿山安全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身份,推动企业无人机创新应用和“空地协同”监管监察模式持续升级,用科技赋能矿山安全监察,助推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